各领域“黑名单”应做到信息联通

2018-06-05   来源 : 法晚网   浏览 :89

  近日,“信用中国”网站公示了首批限制乘坐飞机、火车人员名单。公示期是7个工作日,此后若无异议,民航、铁路系统将对名单上的人员实施限制购票的惩戒。

  这份名单共有169人,分别来自民航局、铁路总公司、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。他们有的是不守规则破坏了秩序,有的是税务存在问题,也有许多人欠债不还,被人们称为“老赖”。乐视公司的创始人贾跃亭也赫然在列。

  其实,“黑名单”制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,法院、银行、旅游景点等地,都有各自的“黑名单”。比如贾跃亭和乐视系公司,就曾经多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。只是,这次“黑名单”的公示,是国家发改委、最高人民法院等8部门《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》在5月实施后的第一次,所以又有了标志性的意义,格外引人关注。它就像一份规则宣传单,告诉人们,在规则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,无论身份普通还是大富大贵,无论有没有情怀、是不是创业,只要违背了规则,那么就有可能受到行为上的限制,用通俗的话讲,就是“寸步难行”。

  仔细分析一些案例,就会发现,失信者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普遍认为自己的“原则”要大于社会共同遵行的原则,包括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。他们在行事中多以自我为中心,认为自己的事业或利益,要高于别人的事业或利益。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,导致了不遵守合同、不遵守契约、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恶劣习气。而长期存在的“执行难”,又使得失信者认定社会规则奈何不了他们,所以更加肆无忌惮。这种认知与行为,不仅与法治社会的思维背道而驰,也严重伤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、经济秩序,伤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与尊严。实际上,契约精神淡漠、规则意识薄弱,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毒瘤。这也是失信者被各行各业、各个阶层的人所深恶痛绝的原因。

  当然,“黑名单”制度的实施,并非只是让大家出一口气那么简单。它的目的,是给失信者施加足够的压力,包括行为和精神上的压力,敦促失信人遵守规则和契约,履行自己的义务。感受到压力了,发现自己被动了,失信者才可能变得“积极”一些,对自己进行改正。否则,他们的错误认知还会继续下去,总觉得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理由,能继续凌驾于法律和规则之上,总觉得投机取巧能占到便宜。

  现在,有了第一批限乘名单,还只是对失信者予以惩戒的一部分。总体来说,“黑名单”制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,还需要完善。其一,各领域的“黑名单”,理由内容尽管不同,但都需要遵循一个原则,那就是破坏规则,让他人利益受到伤害。不能有随意性,也要避免朝令夕改,或者落实不到位;其二,各个领域的“黑名单”,应该尽量做到信息联通,统一起来,这样才能让失信者“一损俱损”,意识到守信对于一个人、一个家庭、一个企业是多么重要。一旦失信,不仅出行会受到限制,其他高消费、贷款、网购、信用支付、购买保险、社会福利等等,都会受到限制。代价足够大,记性更牢靠。“黑名单”若是提示所有人守信的宣传单,那么信用记录则就该像大家说的那样,成为“第二张身份证”。如能发挥这样的作用,那么社会风气就会发生良性的、根本性的变化。

信用动态